
行业新闻
炼钢时用的铁水高效除渣剂
2017-02-07
复合铁水高效除渣剂,适用于钢水、铁水的除渣、保温。 高效除渣剂是多家*级科研单位,经历五年共同研发的新型复合高效除渣剂。其产品质量经过实际使用证明,产品质量在*内*业中处于*水平,可与*外同类进口产品媲美,而价格远低于进口产品。现与*内3000多家企业和炉料公司常年供货并出口*外,它的主要原料为火山灰矿物质,主要成分为硅酸盐,经过特殊加工配比而成,主要应用于铸造过程中铁水、钢水溶液的除渣、保温。
卷取温度对轧制双相钢的显微组织有重要影响,合理的卷取温度应是既避免铁素体时效,又保证得到清洁的铁素体和一定体积分数的等轴铁素体+马氏体组织。而且,在同样的卷取温度下,碳含量增加,马氏体相体积分数迅速增加;卷取温度下降,马氏体相体积分数上升。因此应在保证DP钢组织的前提下,尽量选取上限卷取温度,以缓解卷取机的压力,也有利于获得所需的组织和性能。对于C-Mn系或C-Mn-Si系热轧双相钢,卷取温度应控制在马氏体转变点之下,一般<200℃,以抑制马氏体回火和铁素体时效来得到较低的屈强比。
在奥氏体低温区轧制时,道次间易发生静态回复与静态再结晶,需要几个机架的变形量累积起来以达到诱发动态再结晶所需的临界应变量。因此,在精轧机组的F1~F3机架采用大压下轧制方式(压下率>50%),通过奥氏体的亚动态再结晶实现晶粒细化,在相对低温轧制的F4~F7机架对未结晶奥氏体采用一定程度的累积变形,以保证带钢板形和获得硬化的奥氏体。研究表明,终轧温度为900℃或更高时,会出现贝氏体、马氏体比率增大,使屈强比增大;终轧温度低于800℃时,则变形组织保持不变,屈强比增大。故终轧温度应限制在800~900℃的范围,因为在此温度内,能够形成铁素体+马氏体组成的双相组织,从而得到0.7或更低的屈强比。因此将终轧目标温度定为820±20℃,并尽量保持匀速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