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新闻
硫铁含量标准 铸造用的硫铁
2016-09-30
HJ普通硫铁主要针对铸造行业专用,用于钢铁冶炼中硫元素的加入,改善切削性能,孕育效果和石墨形态,显著提高灰铸铁件的力学性能。在灰铸件中有效改善石墨形态孕育效果较差的铸铁件,改善切削性能。显著提高灰铸件的力学性能,有效将硫元素控制在0.08%-0.12%的有利范围之内。
研究变形奥氏体相变规律的基本方法是测定钢的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这种曲线不但可以系统地表示出变形工艺参数、轧后冷却制度对相变规律的影响,而且是选用合适的钢种的化学成分,衡量与之相配合的热轧变形工艺是否恰当的依据,实际轧制生产中采用的冷却制度多为连续冷却方式。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图,简称CCT曲线,它系统地表示冷却速度对转变开始点、相变进行速度和组织的影响情况。CCT曲线是分析连续冷却时奥氏体转变过程及转变产物组织和性能的有力工具,CCT曲线与实际生产条件相当接近,所以它是制定合理的加工和热处理工艺时的有用参考资料。根据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可以选择*适当的工艺规范,从而得到恰好的组织,达到提高强度和塑性的目的。本研究基于热模拟试验分别研究了NM400耐磨钢在静态下和动态下冷却速度对其组织的影响,以确定其正确的淬火工艺。
通过静态连续冷却实验可知,冷速为5℃/s时得到的组织为铁素体+贝氏体,随着冷速的增加贝氏体转变范围增加,当冷速为30~50℃/s时得到的组织为贝氏体+马氏体组织。通过动态连续冷却试验可知,冷却速度为0.5~1.0℃/s时组织为多边形铁素体+粒状贝氏体;冷速为5~15℃/s时粒状贝氏体组织转变为板条贝氏体组织,冷却速度在20℃/s以上,组织主要是贝氏体+马氏体的组织。由动态CCT曲线的分析,建议直接淬火工艺为:冷却速度应该大于15℃/s以便得到贝氏体组织或者贝氏体+马氏体的混合组织,冷却开始温度(即二阶段终轧温度)为800~850℃,即高于相变开始温度;而冷却结束温度为400~450℃,低于相变结束温度。